现如今,城市公交早已成为不少人出行的首选。由于公共交通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因此,公交票价的制定带有一定的公益性和福利性。低廉票价的好处很明显,既符合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公共属性,也构成了减缓交通压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然而,随着我国公共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投入的营运成本越来越高,各地公交公司的亏损也越来越严重。如何摆脱现有体制机制束缚,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有利于我国公共交通长期健康发展的道路,让公交实现扭亏为盈,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市场改革是关键
由于全国各地公交运营企业普遍存在政策性亏损,政府财政补贴亦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一些地区纷纷提议提高公交票价,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公交公司的亏损状况。那么,提高公交票价真的能够改善公交行业的亏损现状吗?
济南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来看,提高公交票价是一个办法,但是实施起来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且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与其期待通过提高公交票价缓解财政压力,还不如通过加强自身管理,通过调控优化产业结构,少投入,多运营,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开拓新的市场,寻找新的盈利模式,这样才能解决亏损问题。”
西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总经理杨天明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说:“公共交通本身是一个公益性的行业,并非一个盈利体,只是通过提高票价实现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公交行业正处于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通过运营机制的改革、人员结构的改变实现运营成本的降低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如果想实现行业盈利,那么市场就需要完全开放。”
提到公交市场开放,那么就不得不提到香港公交体系。全世界多数的公交服务机构都是亏损的,但香港公交系统不仅为市民提供了畅通便捷的服务,而且实现了盈利,这主要是因为香港特区政府建立了一套可行的交通管理体制,让各公交机构找到了有效的盈利模式。
据了解,香港政府从不直接介入公交经营,也不提供补贴资金,只实施宏观管理,发挥市场调节及自由竞争的作用,放手让各公交机构按审慎的商业原则自主经营。公交机构、市民及公共财政的利益得以兼顾,也使香港公交事业得以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香港的公共交通就是完全开放的,这得益于政府的有效监管和市场调节,我们的公共交通也应该如此。”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王健对《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说:“公交这个市场的体制需要打破,市场需要开放,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时候国家无力承担全国各地区的交通出行问题,就只好开放交通政策,提出个人、集体、国家一起做,只要愿意投入,都可以做,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市场,那个时代的公交市场是很发达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国营企业几乎垄断了整个公交市场,才无形中造成了今天公交亏损的状况。想盈利,还是要靠市场,只有市场得到开放,行业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探索全新运营模式
城市公交实现扭亏为盈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市场化运作。很多公交企业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也纷纷采取行动。定制公交的出现,就是公交企业迈向市场化的一种新兴产物。
去年8月,青岛开通了国内首条定制公交线路,宣告公共交通行业向着市场化迈出了重要一步。9月,北京定制公交线路开通,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一时间,一人一座、一站直达的“土豪专车”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焦点。随后,天津、济南、哈尔滨等城市相继推出定制公交服务,城市公交市场化初现端倪。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企业运作,市场定价,这种方式彻底打破传统公交的运营模式,同时,也改变了公交企业的盈利模式。
“我认为定制公交就是公交公司市场转变的一种具体行为,既满足了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人群的差异性需求,也通过灵活的票价机制让公交公司看到了盈利的可能性。”杨天明说。
就在城市公交迈出市场化步伐的同时,不同地区的公交企业也根据地区的不同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出了“特色公交”。
比如,宁波首条周末公交专线即将开始运营、无锡开通首条“定制公交”学生专线、济南学生定制公交3月3日起正式运营……这些特色公交的开通,也反映出公交企业从传统公交模式向公交市场化的一种转变。王健表示:“定制公交也好,特色公交也罢,都不再是受公益性约束的一种新的运营形式,它对公交行业的意义在于突破票价的限制,不再是所有人共享一种社会资源,而是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服务,收取不同的服务费用,对乘客、运营商、制造商、政府来说是一种多赢的模式,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让经济规律决定活动规则的市场行为。”
细分市场喜忧参半
北京自开通定制公交以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定制班车已开通了50条线路,日发车近80个班次,日运送量达2000人次,累计运送量15万人次,无论是线路还是运送量都已十分可观。而国内最早推出定制公交业务的青岛交运集团也遭遇着“幸福的烦恼”,报名定制的乘客打爆了电话,定制线路开通了一条又一条,迄今已经开通了12条定制专线。但是,与市场“火爆”的北京和青岛相比,一些城市推出的定制公交业务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乘客稀少,遭遇了“冷落”。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不同地区的定制公交业务遭遇冰火两重天呢?济南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我们开通了一些定制公交线路,但现在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运营状况不佳与地区的消费水平存在一定关系。以济南为例,这里的消费水平普遍偏低,与整体服务和运营成本相比,收取的费用其实并不高,但是一些乘客还是觉得费用有些偏高,不如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实惠,因此造成了定制公交受到了‘冷落’,这主要还是消费市场能力的问题。”
“为什么公交公司热衷于开通定制公交线路呢?因为定制公交基本上是根据市场规律产生的,以为乘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前提,索取更高的回报,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经济回报的高低。但是在一些地区,消费能力还不够高,无法通过高付出换取高服务,所以定制公交无人问津也很自然。”王健表示:“当然,各地的定制公交经营状况也和当地的交通便捷程度、人员结构需求密切相关。公交公司还是应当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具体情况、切实可取的发展模式,不要为了打开市场而去迎合市场,这样做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