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业科技新城,长沙高新区的企业与日俱增。与之相对应的,园区居民和企业职工的出行、就学、就业等,成为长沙高新区亟待解决的难题。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长沙高新区对群众关心的问题,立行立改,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便民的措施。
出行
半年新建三个公交首末站
今年毕业的郭佳在高新区信息产业园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令她苦恼的是,这里不通公交,上下班成了难题。
7月24日,随着118路公交车车身上首末站名称更名为“长沙火车站—信息产业园”,郭佳的烦恼将不复存在。信息产业园公交首末站的投入使 用,118路公交线路从原来的麓松路延伸至此,新设旺龙路岳麓大道口站、信息产业园站等两个站点,填补1.5公里的公交空白,方便沿线数千员工出行。
为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题,今年以来,长沙高新区投入使用的还有雷高路首末站、和馨园首末站。该区还计划对麓谷核心建成区中未通公交的企业,开通内部循环巴士,接驳西站交通枢纽,再通过换乘地面公交和地铁过河,保证“只换乘一次即可过河”。
就业
被征地农民就业最高奖2000元
随着园区开发,被征地农民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目前长沙高新区已有被征地农民近2万人,而且每年还在以4000人的速度增加,他们的生存问题成为长沙高新区必须积极面对的重要课题。
近日,长沙高新区出台《鼓励扶持被征地农民、农村居民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涵盖被征地农民稳定就业奖励、创业融资贴息等11项新政,形成完善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其中规定,被征地农民在各类企业实现稳定就业,最高可享受2000元就业奖励。
长沙高新区探索高效就业信息服务,建立覆盖全区的人力资源信息平台管理系统,定向发布用工信息。现在,在区内安置小区楼栋里都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实时滚动播出区内企业用工信息,被征地农民看到感兴趣的工作,可以及时联系,直至找到满意工作。
就学
试点划片招生相对就近入学
随着园区人口的不断聚集,就学问题成为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2005年,长沙高新区还只有3所学校,1000余名学生,现在发展到中小学18所,15000多名学生。
这主要得益于长沙高新区对教育的巨大投入,近几年每年投入都在3亿元以上。眼下正值暑假,高新区启动区内8所学校的维修、采购工作,预计投入资金600万元。同时,金桥小学新建校址正在火热施工,预计明年秋季就将投入使用。
今年,高新区被列为长沙市唯一一个小升初改革试点实验区,按照“划片招生、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以毕业小学的学籍为依据,每所小学对应一所中 学,实行划片招生。同时高新区注重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近几年先后与湖南一师、明德中学等合作办学,近期还将与湖南师大进一步合作,创办“湖南师大附属高新 实验小学”。
长沙高新区立行立改措施
一、推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创业
1.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稳定就业奖励、企业吸纳就业奖励、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融资贴息、生产经营场地租赁补贴等就业创业鼓励扶持政策;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就业创业政策兑现。
2.推进基层人社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组建就业创业联络服务队伍,对外公开就业服务专干联系方式,并承诺48小时内推荐就业岗位。
3.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人力资源信息平台管理系统,推动岗位用工信息与人力资源信息对接匹配,定向发布用工岗位信息;开展“点对点”服务,让被征地农民第一时间把握就业动态。
4.加强创业后续服务,充分利用“创业手牵手、帮扶一加一”的企业对口帮扶机制,组建创业指导团队,开展上门服务活动;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对园区企业扶持被征地农民创业的奖励上限提高至50万元。
二、促进园区教育均衡持续发展
1.推进小升初改革试点,按照“划片招生、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以毕业小学的学籍为依据,实行划片招生。
2.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启动全区8所学校校舍的维修维护和设施设备的采购添置工作;制定学校建设时间进度表,年内启动2所学校的土建工程,确保2015年秋季建成1所小学并投入使用。
3.充实师资力量,年内招聘、选聘一批优秀毕业生、优秀骨干教师和优秀教育管理人才;促进教师柔性流动,以队伍均衡促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4.加强名校合作,与湖南师大合作开办“湖南师大附属高新实验小学”,进一步提升园区办学品位。
三、完善园区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1.全面完成雷高路、信息产业园、和馨园3个公交首末站的建设。
2.全面完成38座公交候车亭的新建任务和33座公交候车亭的改建任务。
3.协调市交通局,尽快启动相关公交线路的开通、延长和调整工作,优化园区公交线路。
4.协调湖南巴士集团,开通园区环线巴士,缓解当前公共交通压力。
欢迎广大市民对职能部门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监督电话:
中共长沙市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88667730
长沙高新区纪工委:8891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