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堵,在各个城市中已是家常便饭,治堵,已成为各大城市摆上议事日程的问题。可以说,为了治堵,大家都在各施各法,目前流行的四种治堵方式:单双号限行、牌照拍卖限制、错峰上下班和经济手段治堵。
单双号限行、牌照拍卖限制和经济手段三种手法是广州曾用或在用的治堵方式。2012年广州亚运会时,广州出台了与单双号限行相类似的限行措施;2012年7月,广州开始摇号购车;而经济手段治堵,一般包括提高机动车购置税、提高停车费以及正在讨论中的拥堵费、车位占用费等。
规划之困
2000年,广州提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战略规划。2006年年底,广州在“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中调”的提法。从主体思路来看,主要是产业上的调整。同时,广州确定了以中心主城区为主,以南沙、萝岗-新塘、花都为副的“一主三副”格局。2009年,广州市政府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0)》,该规划提出了一主六副的格局。《方案》也对城市规划提出了一个思路,推进两个新城区和六个外围组团城区的规划建设,抽疏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重点打造六大功能区(珠江新城—员村、琶洲、白云新城、白鹅潭、广州南站、白云空港)。
借助城市规划,将广州的城市功能在老城区和周边区域统一配置,进而实质性地改变广州人群流向、车行路线等,应该及早写入治堵的宏观方案中。广州用规划来调节道路拥堵,最早的实践当属番禺。在番禺定位为广州卫星城后,出现了众多超大型社区,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广州居民的分布格局。可迄今为止,利用规划进一步调节番禺—广州交通的成效还有待强化。广州地铁规划已经做到了2040年,希望能吸取经验教训,填补空白,从而扩展大广州治堵的回旋空间,也可以为技术性治堵争取到更长的见效期。
广州过半受访市民不赞成提高停车费
广州市物价局为配合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状况,拟将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通过价格杠杆的作用,引导个体车辆尽可能选择城市外围停放,引导市民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称,广州过半受访市民并不赞成提高停车费,并质疑该治堵方式的效果。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进行了“停车收费的广州市民看法”的民调,调查抽样范围覆盖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电话随机访问了1000位市民。这份调查报告显示,对于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广州受访市民“不赞成”的比例达51%,明显多于“赞成”的38%;对于提高停车费,会否让广州市民减少开车到中心城区,多达56%的受访市民表示“不会”,表示“会”的仅为34%。
此次涨价引发巨大争议出乎意料,虽然治理交通拥堵应理性看待,但政府应该更充分地调研论证,和市民进行更充分的沟通。此外,听证代表也应该给予更多时间进行深入调研,尽量多收集社情民意。
广州停车费收入去向引发质疑
如果广州中心城区提高停车费,增加的收入是给停车场还是政府治堵专款,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每年收取的巨额停车费收入去向不明引起巨大争议。面对质疑,广州市财政局公布了停车场收费收入相关数据,但还是难以说清楚停车费收入去向。停车收费应当阳光化,接受市民监督。既然为了改善广州中心城区交通状况,那么提价后增加的收入必须用于治理道路拥堵,这是当前市民的主流看法,持此看法者达78%。
政策影响广州市民买车欲望
随着广州汽车限制上牌、油价上涨、交通堵塞、停车费调整方案即将听证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广州市民买车的欲望受到打击。据广州市消委会发布2013年度广州市居民消费白皮书显示,54.1%的受访者觉得目前不适合老百姓购买汽车,比2012年高了2.4个百分点。部分受访者认为,对于具体的市场影响来说,将来小排量、小型车、新能源车等节油车型在一定程度上,会更受青睐。
经销商刚需足够不担心
对于广州市民买车消费信心不足的数据,以及不敢买车的现象,经销商们反应不一。不少经销商承认,社会环境客观上打击了人们买车的信心,市民买车的时候考虑的因素很多,除了自己的喜好之外,保养费用、油耗、停车费等日后成本因素也是重中之重。有些经销商从每个月拍牌的人数看还是有刚需在支撑的,则不认为政策因素会影响销量。
他山之石
■伦敦:伦敦地铁在总里程和车站数量上仍居世界之首。此外,伦敦从2003年2月起在市中心地区征收汽车“进城费”,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纽约:多使用停车牌而不用红绿灯以提高小街道交叉路口的通车效率;提倡拼车,上下班高峰时,车里如果是两三个人就可以使用高速公路上开出的“共乘车道”。
■巴黎:发达的地铁系统、便捷的换乘中心,让乘坐地铁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并兴建大型地下停车场,拓展人行道;此外,还启动了“骑车自由行”的自行车自助租赁服务,鼓励市民短距离骑行。
■香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铁路是“重中之重”,铁路交通系统四通八达,换乘方便。此外,还运用政策和市场杠杆限制私家车上路,大量私家车“休眠”。平日在路面上跑的私家车只有不到三成,而公交车占去七成以上。
■东京:公共交通图像蜘蛛网,地铁发达,换乘方便并准时,出行非常方便。私家车出行成本却非常高昂,没有一家公司会给员工准备“内部车位”,市区每小时的停车费约合人民币40元~100元,违章停车的罚款高达约合1000元人民币。
■新加坡:构筑蜘蛛网般的高度发达的立体陆路交通网络,以地铁和轻轨为主线。另外,实行车辆定额分配制。购买一张有效期为10年的“拥车证”。10年期满后,驾车者必须支付另外一笔费用。
■墨西哥:公共交通系统实行低票价制,运营成本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吸引更多的市民来坐。根据公交优先政策,市区主要道路都开辟有公交车专用道,在一些单向行驶的主干道,公交车专用道甚至是逆行的。
■哥本哈根:培养绿色出行习惯,形成局部自行车道网,现在超过40%的市民选择骑自行车出行。据悉,每建成一条新的自行车道,这个路段的骑车人数就增加20%,而开车者减少10%。
大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成为严重的问题,虽然出台了不少措施,但多数收效甚微,广州路边占道收费停车场呈现无序发展态势,政府在建设公共停车场方面却没有什么作为,导致城市日益拥堵,仅凭简单的涨价,并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路边占道停车场等收费应统一纳入财政预算收入,并且每年报市人大审核,停车场收入只能用于改善交通设施和作为政府财政投入新建公共室内停车场,逐步用新建永久的公共室内停车场替代临时的占道路边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