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国六十年 开封经济怎么坐公交车
公交网 » 开封公交 » 城市问答

建国六十年 开封经济

2015-08-08 03:34:37

答案1

出通许县县城向北行3公里,就到了该县冯庄乡七里湾村。步入七里湾村,整洁的街道,优美的环境,掩映在绿树丛中的雅致小楼,排列整齐、洁净美观的饲养小区,让记者感到仿佛进入了“都市村庄”。
熟悉冯庄乡的人都知道,7年前的七里湾村远非如此,3971亩耕地要养活全村2265口人,人均1.3亩耕地的收入只能维持村民的日常开销,60多名党员人心涣散,群众致富心切却致富无门,村里仅有的一家预制板厂也因交通不便、电力供应不正常而时常停产……
说起该村7年间巨大的变化,该乡党委书记杨新华告诉记者:“这得益于七里湾村党员选出了一个好的领导班子。”
1999 年,该村以倪思俊为支书的新一届党支部成立后,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要致富,靠支部,而一个没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支部是难以让群众大胆依靠的。所以,加强学习,凝聚党员人心,增强党支部的号召力,被他们确定为班子成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他们把村里需要照顾的困难户、困难老党员登记造册,帮助这些困难户解决实际问题,赢得了民心。“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搞运输。”这是七里湾村党支部全体成员的共识。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他们将全村总长4公里的所有街道进行了硬化。然而当他们把“搞运输”的致富想法提出来时,好多村民认为那是一种“过时”的行业,赚不了钱,工作由此陷入停顿。如何打破僵局,说服群众?只有靠事实!于是班子成员潘清政决定和两名党员先搞起来。他们买了三辆自卸奔马车,专门给人拉沙送土。由于思路正确,定位准确,再加上诚信经营,吃苦耐劳,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潘清政已由“三人小组长”变成了颇有名气的七里湾运输队队长,现在的七里湾“奔马运输队”已拥有成员128人,奔马车120辆,大货车 1辆,年创经济效益120万元。
2000年,七里湾村进行了农网改造,为人们发展经济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七里湾村党支部看到了这一商机,建立了县北花生大市场。此举不仅激活了整个通许县北部的花生购销市场,同时也使一大批花生剥壳机在七里湾村安家落户。如今,在七里湾村从事花生剥壳、购销的有 30余户,户均年收入在万元以上。
以前,七里湾村农民观念相对落后,种植模式单一。2001年,经过广泛考察后,他们决定采用“麦—瓜—棉—菜” 一年四熟的种植模式。为了激发村民的积极性,村里又拿出2.6万元的扶助资金用以购买瓜菜种子和地膜,赊给村民种植使用,成功后偿还。为了确保种植效益,村里还聘请了种菜技师,常年指导村民种植蔬菜。到2004年,全村已有80%的耕地采用了“麦—瓜—棉—菜”一年四熟的种植模式,人均收入达2000元,较以前增加近千元。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村民们的钱袋子日益鼓了起来。村里又决定大力发展生猪饲养业。为了迅速形成规模,快见效益,使村民很快转变观念,他们规划了饲养小区,制定了优惠措施。目前,该村已建成饲养小区6个,饲养户已达168户,生猪存栏达10000头。


这个多的确很难找,关注开封的这位同志对不起了,只给你找了个例子..

开封经济是由盛到衰的..
下一篇: 开封有地方修车载mp3?
上一篇: 开封哪家婚庆公司最好?
公交游戏 | 意见反馈 |
浙ICP备19049204号-5 公交网 ©200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