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公交车周围有三大危险区域分别是公交车的右后镜的下方、公交车前后门的中间位置以及公交车后车轮的旁边。网传是否属实?究竟如何避免这些危险区域?记者与南昌市公交总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通过实验来为您寻找答案。
实验用具:南昌2路公交车、拖把、卷尺等
实验说明:实验时,为了更好地模拟真实的场景,将以一根长约1.1米的拖把当作身高1.1米左右的孩子,实习生将拿着拖把模拟成大人带着孩子时的场景,来辅助此次实验。
(注:本次实验结果仅对本次实验负责)
一处网传不实
右后镜下方视野开阔
网传公交车的右前角处是一个危险区域,公交车的前窗玻璃离地有一米多高的距离,这样就造成身高低于车窗玻璃的乘客出现在车右前角,司机很难通过车前窗玻璃看到这个人。
对此,记者坐在驾驶座上,实习生姚俊鹏拿着拖把放在右后镜下方1米处时,记者能很清楚地看到实习生及拖把;是否是距离的原因呢?为了验证,实习生姚俊鹏拿着拖把无论是移动到车右前方1.3米还是0.8米、0.6米甚至是0.5米,记者依然能够看到实习生以及他手中的拖把。
2路公交车队长周宇解释道,从我们多年来的开车经验来看,右后镜的下方并不是我们视线盲区,因为南昌现在几乎所有的公交车都会在右后镜右下方安放一个下视镜,这样右边的视野就很开阔,不存在网上所说的那样危险。当然若是有的市民突然窜出来或者个子太过于矮小,司机一下没注意,这边还是存在安全隐患。只要市民遵守正常的交通规则这边的危险系数并不是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车身的设计,左边处存在视线盲区,属于危险区域。
三大危险区域
公交车左前方有视线盲区
为了验证周宇的说法,记者依旧坐在驾驶座,观察公交车的左前方。当实习生拿着拖把站在车左前方1.3米的位置时,由于视线被公交车左边柱子挡住,记者并未看到实习生及其手中的拖把。随后实习生每隔0.1米的距离移动一次,直至距离车左前方0.9米时,记者依旧没有看到实习生及拖把。当实习生向前一大步,移至车左前方0.6米时,记者只隐约看到了实习生衣服的袖子,不仔细看不太能注意到此处有人。而且在这个距离,记者只看到了实习生但并未看到拖把。
只能隐约能看到实习生衣服的袖子
两车门中间位置别贴太近
网传公交车前车门和后车门的中间位置也是一个危险区域,这个区域观后镜其实可以观察到,但车进站时,这个区域要是出现几个高个子的乘客,其身后的人就非常难观察到。
对此,公交司机的多位工作人员和两位实习生以及特殊兄弟“拖把”进行了验证。记者坐在驾驶座通过后视镜能清楚地看到市民排队的状况。但当人多拥挤且前面乘客的个子又比较高时,记者确实无法从后视镜看到排在后面的乘客。
转向时在右后轮附近可能被撞上
网传公交车的第三个危险区域在车的右后轮和右后角附近,尤其在车进站时,大量乘客追在车后,右后车轮附近非常危险。
考虑到安全因素,记者和周宇决定模拟公交车出站时乘客追车的情况。周宇模拟站在网传危险区域的乘客,距离公交车车身0.5米左右,拥有多年驾驶公交经验的2路公交车行管员杨珊担任司机。周宇表示:“我们将模拟司机往左方打方向盘,我站在此处追车的情景。”记者发现当杨珊启动车时,周宇出于本能追着车子跑,最后车子的尾部直接撞到了周宇的身体。
实验分析
保持安全距离 远离危险区域
对于公交车左前方危险区域,周宇表示,市民至少要和公交车保持1.5米距离,而且切勿为了赶上公交车违反交通规则,从公交车左前方穿梭,这里是司机的盲区,一不注意就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对于公交车两车门之间的危险区域,周宇表示,建议市民在车子停稳进站后再排队上车。最好的方式是不要贴着公交车车身排队,应该沿着前车门处排队。就算要贴着公交车车身排队,特别是个子小或者带孩子的乘客,一定要与公交车车身保持1米左右的安全距离。
对于右后车轮附近危险区域,周宇表示,无论是进站还是出站,大量乘客追在车后,后车轮附近都是危险区域。曾经就出现过车辆在进站时因为大量乘客拥挤追车使得乘客受伤。一般来说,车辆进站,每一位司机在进站时都会减速而且特别小心。但若转向时市民没有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追车,就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