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朝四眼井是南京文保单位。
古井内被塑料瓶和各种垃圾填满。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有许多古水井,这些古井五花八门,见证了南京的历史沉浮,也给这座城市平添了许多独特的滋味,其中尤以汉中门广场那口四眼井最为奇特。然而,近日有市民向晨报962010热线反映,这口古井里如今布满生活垃圾,俨然成了垃圾桶。
奇特:一口石井开了四眼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汉中门广场附近寻找四眼古井,几经周折在广场东侧一家饭店门前的人行道上看到了它,井口是石头砌成,呈“田”字形分布4个眼,别具一格,十分罕见。
据市民曹先生介绍,这口井是明代工匠建汉中门时用来镇门的。还有种说法认为该四眼井建于南唐,最初只有一眼单井,守城的官兵都用这井水,后来官兵增多,水不够用,又在旁边增挖了三眼井,就形成了南京城独一无二的四眼井了。到了明代又重建。1876年,清江宁府又派人修葺。后来与其他古井一样,该井因井水污染等原因被弃用。
记者注意到,在古井旁边有一块石碑,上面标明此井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可惜:古四眼井成了垃圾桶
然而,眼前这口古井周围还有8根水泥桩,每根桩穿着铁链,靠路边的两根柱子已经损坏,歪歪斜斜。井口没有任何遮盖物,井里的水黑乎乎的,上面布满饮料瓶、瓜果皮、塑料袋一类的生活垃圾。
“这都是路人和游客随手丢弃的。”曹先生说,这口井原来有石板覆盖着,被一些人当成了野餐饭桌,时常有饭盒、垃圾袋丢弃在上面,甚至连地面上也搞得脏兮兮的。后来这里的房子拆迁,石板不翼而飞,有的人干脆将垃圾扔到井里。往井里扔垃圾的人,有的是为了试探井水深浅,有的就是恶作剧,成心的。至于损坏的护栏,则是过往车辆撞的,肇事后一走了之,也没人管。
隐患:曾经有小孩坠井
据了解,由于这口井奇特,吸引不少人来参观。但是,也因为经常“口”无遮拦,这口井存在安全隐患。
早在2010年5月的一天晚上8点多钟,一名9岁男孩在井口玩耍时,不慎掉进井里,在场的市民吓坏了,一边施救,一边报警求助,有两名市民把绳子放下去救孩子,但孩子只顾挣扎,不知所措,救援失败。之后,闻讯赶来的孩子父亲在热心市民和110民警的协助下,硬是挤进细小的井口,从污水中将儿子救上来。虽然孩子没有受伤,但受到了严重的惊吓。家长事后表示,这口井如果不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安全隐患就随时存在,有关部门应该重视。
管理方:人为破坏防不胜防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几位市民埋怨这口古井没有保护好,管理者不无责任。并且指引记者找到了位于广场附近的物业办公室。
该单位一位王姓工作人员称,四眼古井在南京独一无二,也为汉中门广场带来了不少人气,作为物业人员,他们也很爱惜,经常做一些清洁和防护措施。但是,在广场上休闲的人中总有一部分素质不高的,他们无视旁边的文物标志,肆意践踏,污损古井。他们撞到时会劝阻,但防不胜防。只好向上级文保部门反映,具体的保护措施,也应该是他们来做。
对比:南京现存400多古井命运不同
家住建邺区南湖小区的曹先生原来是南京晨报的通讯员,也是一名资深摄影爱好者,他花了两年时间,走遍南京大街小巷,用相机镜头记录了一口口南京古井。例如紫金山上有古白云泉井;玄武湖公园里有铜钩井;朝天宫有忠孝泉井;汤泉惠济寺有香泉井;广州路清凉山公园的清凉寺院内有南唐古井;鸡鸣寺东北山麓有胭脂井,等等。
据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南京六城区古井数量还存有3000多口,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许多地方陆续拆迁、改造,古井的数量急剧减少,现在只有400多口了。
记者昨天走访了朝天宫、总统府、鸡鸣寺里的一些古井,发现这些地方的古井都保存得比较好,有的井里的水十分清澈。令人欣慰。
文保部门:广场、路边的古井难保护
据了解,景区或者一些学校、单位里的文物,是由文物的使用单位承担保护文物的责任,负责经常性维修。而这些路边的文物,则是由各区的文化局负责维护。
同样是古井,命运却大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对此,秦淮区文化局的工作人员称,由于四眼井处于广场闹市,一些市民有意无意中就会对其造成破坏。因为是石头材质,这些文物一旦损毁,就很难恢复。相对来说,那些处于单位或偏僻处的古井,要么鲜为人知,要么有专人负责看护,所以很少会破损。而区文化局文物科只有三四个人,需要保护的文物有100多处,很难及时发现文物破损或维修。所以,文保人员呼吁广大市民和游客,在日常的生活中,增强文保意识,对一些临街的、不是很起眼的文物,也要爱惜,不要随意甚至恶意去破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