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经非常完善的城市公交及配套设施,完善着人们的出行方式
公交车开到社区门口,买菜、上学、购物、就医刷卡一车直达;在专属的出租车招呼站打的,挥别“拦车不停”的尴尬;村民在家门口,刷卡1元坐公交车到县城逛街购物……
日前出炉的《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提出,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今后三年内,确保主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0%以上,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98%以上,建成150个出租车招呼站,县市以城关为中心、20公里范围内客运班线公交化率达70%。这意味着,百姓期盼已久的出行梦想,都将一步步成为现实。
探访
公交车开到家门口
“没想到公交车还能开进小巷子,出门就是公交车站,一下车就到了菜市场,家人看病、孩子上学也方便了,有了微公交,出行真是越来越便捷了!”7月1日,微循环公交车首次亮相襄阳街头,看着60路微公交开到了自家门口,冯家巷社区王女士喜笑颜开、赞不绝口。
今年,本市还开通了襄城至东津新区的539路公交,并将515路、605路、38路进行了延伸,方便东津新区和高新区市民出行。市公交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襄阳城区公交车辆总数达到1174台,空调公交车占比达到33.6%,襄阳主城区基本实现公交全覆盖。
城区公交快速发展的同时,郊区和农村也不甘落后。去年,城乡公交一体化步入发展快车道,公交车逐渐开进各乡镇和县市,郊区居民出行环境得到大大改善。对此,王伟颇有感触。
王伟是太平店镇人,在樊城区工作。他告诉记者,以前太平店镇没有直达樊城区的公交车,客运班车每次收费8元,他每月只回去一两次。去年有了直达公交后,乘坐舒适方便且只需两元,他来回两地就更频繁了。
期盼
城市何时不再拥堵
今年4月,襄阳汉江水域的22艘铁皮渡船全部完成更新改造,新船以更加靓丽的风貌、安全的性能和舒适的环境出江载客,并与城市公共汽车、出租汽车一起,织成一张较为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大网。“公共交通网络不仅要建起来,靓起来,还要快起来才行!”家住襄州区民发世界城的余先生感叹,他宁愿骑电动车出行,也不愿坐公交车、打的,不是因为缺少公交车、出租车坐,而是路太堵,公交车、出租车开不快,不如骑电动车快捷自如。
车子开不快,也是公交司机们的心病。公交司机张师傅认为,公交车快不起来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方面车道上路口太多,各种车辆随意穿出穿进,既不安全也影响行车速度;另一方面,2012年规划建设的公交专用车道由于缺乏监管,导致公交车、非机动车、人流混行,并没有实现“专道专用”,公共交通的优先权没有得到保障,从而影响了公交车开行速度。
承诺
编织都市公交网
未来三年,襄阳城市交通将发生哪些变化?在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中,城区公共交通建设给出了明细的时间节点。
2014年,开通8条公交线路,启动万山至襄阳东站快速公交专用道建设,更新200台公交车,完成主城区汉江水域22艘客渡船更新改造,并在中心城区新建出租车招呼站150个、候客站25个,出租车专用停车位346个。
2015年,开通6条公交线路,更新50台公交车,建设1个出租汽车综合服务区。
2016年,进一步优化、调整主城区公交线网,更新100台公交车,建设贾洲公交停保场、万山公交枢纽站。
此外,在三年行动计划中,还将对枣阳、南漳、宜城多条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逐步实现主城区汽车客运站网络售票,方便市民购票乘车。“不仅要让城市公共交通网大起来,更要让其提档、提速。”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党委书记张从玉介绍,未来几年,襄阳城市公共交通将在中心城区公交线网加密、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建设、运输装备提档升级、公交基础设施改善、智慧公交系统建设上下功夫,加快编制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推进公路与铁路、航空、航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和零距离换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经济的公共交通服务。
目标
3年内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达30%
3年内中心城区公交线路由目前的68条1230公里,增加到82条1400公里。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公交车辆总数达到1300台,空调公交车所占比重达到40%。规划建设3个公交停保场、4个公交枢纽站。建成150个出租车招呼站、25个出租车候客站、346个出租车专用停车位、1个出租汽车综合服务区。同时,县(市)以城关为中心20公里范围内,客运班线公交化率达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