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子撞墙后严重扭曲(网友图片)
3月23日下午,在惠州高榜山风景区,一名青年男子骑自行车从山顶急行而下,因速度过快,下坡时直接撞上了路边水泥墙,倒地,后经医生确认抢救无效身亡。虽然事发地不在该景区的18公里绿道范围内,但是该景区内的绿道由于坡度陡及骑手车速快,事故频发,2010年8月31日,一对16岁的龙凤胎姐弟从绿道一个没有警示路标的90°急转弯处坠入湖中,双双溺亡。
据了解,目前绿道的设计建设没统一标准,安全隐患引人关注。
目击者说:
车速太快撞墙撞树
据目击者蒋先生说,当日该名男子独自一人骑车上高榜山,“大约过了10分钟左右,我先听到一阵很长很大声的车轮和地面摩擦的声音”,不到10秒钟,骑车者撞到了指示牌水泥墙,当时自行车的车速很快,“总共有两块指示牌水泥墙并立,中间还有一棵树,该男子没有戴头盔,他是先撞上一块水泥墙,接着又撞到水泥墙之间的树,然后头部又剧烈撞击另一块水泥墙的边缘”。
蒋先生说,由于车速快冲击力大,该男子撞上水泥墙后立即被反弹回来,口鼻出血,左边太阳穴位置凹陷,当场昏迷。自行车则被撞得完全扭曲。蒋先生立即上前救人,随后报警,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后,该男子死亡。
网友说:
救护车30分钟才到
事故发生在当天下午两点半左右。
网友@漫步云端000称:旁边有好心人问谁会急救,结果无人回应,大家都不敢碰。当时有人提议把年轻人扶起来,但因怕造成二次伤害最终没有这么做。
网友@lingmay目睹了事故的经过,当时因为担心伤者受烈日暴晒加重失水,只能一直在旁为他撑伞。过了十几分钟,景区保安赶到,20分钟后交警赶来,救护车则是在事故发生后约30分钟才抵达现场的,是拨打120不及时还是救护车太慢,又或是其他原因,无从得知。
网友@abc516001反映,随行的自行车爱好者在十分钟前曾提醒过出事者速度太快了,但事故还是发生了。
官方说:
绿道没有固定标准
据悉,红花湖高榜山景区转弯处和陡坡早就成为一个事故多发区,车友摔伤事故几乎每周都有。记者在高榜山上排车田豆腐饭店附近的绿道入口处看到,此处坡度很陡,出口即是车流量极大的马路,万一自行车刹车失灵,非常危险。
就绿道的设计标准问题,记者采访了惠州市园林局一名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绿道的设计依地势而定,一般无固定标准。当记者问红花湖绿道的陡坡处是否安全时,该工作人员表示很难下定论。
景区公告:
下坡路段取直扩宽
事故发生后,该景区发布有关公告称,2012年12月红花湖景区免费向市民开放后,每天进入高榜山和绿道的自行车平均达8000架次,高峰期近5万人次在绿道上骑行、游玩。由于弯急、坡陡和骑行者自身保护措施不足、安全意识不强,绿道骑行摔伤情况较为严重。在环湖绿道连续急转弯地段,时常发生意外事故。尽管红花湖管理中心采取增设减速带、防护栏、警示牌、告示牌等各种设施,还通过广播提醒、志愿者现场劝导等各种措施强化管理,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特别在高榜山区域,部分骑友速度过快,容易发生事故,并对徒步的游人构成较大的安全威胁。
针对高榜山骑行危险情况,该景区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将回峰轩至挂榜阁最陡地段设为自行车禁止骑行路段,并在三岔口、高榜山路口加派人手进行劝导和管理;二是在高榜山路段,尤其是急转弯处增设安全警示牌;三是将对环湖绿道5公里下坡路段进行道路改造,急转弯处局部取直、扩宽,以消除安全隐患,工程拟于近期开工;四是加强环湖绿道及高榜山的巡逻密度,增加景区医疗救护人员,加强景区应急救护培训,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故。
骑车小贴士
1、出发前注意检查好车况,特别是车轮、刹车等,尽量选择性能好的车
2、戴好安全帽(头盔)
3、新手下坡时应推行
4、时刻握手刹,避免突发状况
5、切勿嬉戏打闹和并排骑行,切勿相互拉扯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