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服役的车型有(不含私营车辆及沪BX):普桑、桑塔纳vista(4000)、桑塔纳3000、帕萨特、别克君越、大众途安。
(沪BX:是指上海沪BX牌照系列的私营出租车,他们不隶属于任何出租车公司,但仍旧归上海市客运管理处管辖,司机对其营运的车辆拥有所有权,只是向政府申请了一个经营权)
普桑(多见于郊区)
桑塔纳3000

桑塔纳vista(4000)

帕萨特

大众途安

别克君越(世博会后退出市场)

比起现在上海的出租车以桑塔纳VISTA、3000、大众途安等“大众车一统天下”,起步价14块,价格“一统天下”的现状,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上海的出租车行业,无论从车型还是起步价,都可谓是“军阀混战、群雄割据”。
上海曾经出现过的车型:
1、奥拓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上海曾经出过少量奥拓出租车,这小车在当时以起步费8.1元的价格优势而“一炮走红”。当时想要拦打到这车并非易事,而且这车相比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夏利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在夏天空调开得很足很冷。唯一的缺陷就是后排只能坐2个人,比一般的车少坐一个人。不过,奥拓在那个年代的上海出租车行业只能算昙花一现,没过多久上海就统一了出租车的车型和价格,奥拓也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2、老上海

老上海作为一代经典车型,不但走入了日常百姓的生活,同样它也是那个年代上海的出租车主力军之一。由于年代久远,关于这辆车的出租车历史已经很难查到。我们只是了解到这车当年是以和奥拓一样的起步费“光荣退休”的。
3、夏利

90年代初期到中期,除了普桑外,另一大出租车主力就是夏利了。老上海市民亲切的把这辆红红的小车称为“小夏利”,10.8元的起步费让当时很多打车的人毫不犹豫地舍弃了普桑而选择了夏利。据说,第一批开夏利出租车的的哥在那个年代都被列入了“富人”行列。
4、波罗乃兹

中国曾经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苏联和东欧进口了数量不少的汽车,波兰生产的波罗乃兹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虽然它的数量远远不如夏利和普桑,但是在那个年代,它确实作为上海出租车的一份子,为这个城市的出租车行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5、莫斯科人

莫斯科人是又一款在当时很小众的车型。在夏利出现之前,这款车和拉达一起,一度成为中国很多中小城市出租车的主力。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莫斯科人汽车厂已经破产,我们已经无法找到当时那款出租车型的莫斯科人,只找到这款后期型(应该是倒闭前最后一款量产车)。
6、拉达

如果说莫斯科人属于小众中的小众车型的话,相信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人对这款拉达应该或多或少会有印象。和所有苏联车一样,这车皮实、粗糙,没有空调。后来随着夏利、桑塔纳的相继量产,上海的拉达出租车在90年代初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中国的一些二三线城市,拉达出租车则继续服役到了2000年以后。
7、富康/雪铁龙

随着东风汽车与雪铁龙的全面合作,现在中国大部分城市都以富康作为出租车。但是,早在90年中期,上海曾经出现过2款起步价介于普桑和夏利之间的出租车——捷达和富康(当时应该还称之为雪铁龙)。和奥拓一样,这2款车同样也是昙花一现。但是,这两款车型以较佳的舒适性、人性化的内饰设计,在当时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8、捷达

捷达是与雪铁龙同时投入上海出租车市场的另一款起步价为13.5元的车型。在当时大量的普桑和夏利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疲劳之后,这款“瘦身版”桑塔纳的出现让很多人都眼前一亮。
9、日产公爵

尼桑公爵,这款现在看来依然可以纳入中高级轿车的车型,在那个年代也曾经作为出租车的一款,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尼桑公爵王作为当时上海友谊出租车公司的“普通一兵”,不但接待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友人,也给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增添了风采。
10、老皇冠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里,许多好车都“屈尊”变成了出租车,走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除了上面提到的尼桑公爵,另一款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老皇冠了。这车现在在日本的很多城市和中国香港仍是出租车的主力军。
11、三菱格兰特

这车曾经在90年代初期和中期出现在上海,当时作为出租车的典型特征就是车身为红色白色两种颜色涂装。虽然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在那个年代,它可是上海滩为数不多的安装了电动车窗的出租车之一。
12、三菱太空

又是一款小众中的小众。第一代三菱太空是那个年代上海为数不多可以坐7个人的出租车,据说当时要打这款车只能预定,如果你在街上向它招手它是不会停的。。。
13、丰田海狮

自从友谊和振华出租车公司并入锦江出租车公司之后,上海出租车历史上唯一一个有面包车的出租车公司——振华出租车公司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也曾经在上海的出租车历史上留下辉煌,旗下近百辆丰田海狮面包车就是这家公司引以为豪的资本。在当时起步价和普桑一样,能乘坐的人却足足多了近1倍。
14、雪铁龙CX

法国制造一直以浪漫、不拘一格的特点闻名于世,这个理念充分体现在这款雪铁龙CX轿车的设计上。这恐怕也是目前唯一一辆褒贬对半开的汽车,有人说漂亮到顶了也有人说丑陋到家了。但其实存在即合理,这款车也曾经一度作为上海出租车的一份子奔波在上海的马路上,单幅式方向盘、液压底盘升高系统算是该车最大的特点。
15、奥迪100

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这款当年的“领导御用座驾”居然也会成为出租车。而它确实也作为出租车存在过很短的时间(半年左右)。当时起步价18块、每公里2块的高昂价格让很多人对其望而却步。估计这款短命出租车当年遭遇的尴尬应该和后来的奔驰出租车差不多。
16、福特天霸

天霸是又一款同样作为出租车真实存在过却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车。和奥迪一样起步价都是18块,但配置和档次肯定无法和奥迪相比。分段式安全带算是它的一个亮点。
17、奔驰E200

2004年初,大众交通集团斥资购买了首批50辆奔驰E200车型作为出租车投入商业运营。加上后期投入,最多的时候曾有100辆奔驰出租车穿行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成为当时很多来上海旅游的外地和外国游客欣赏和体验的一道风景。但风光只维持了两年零九个月,豪华“大奔”终究没能在上海出租车市场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